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Work Hours
Monday to Friday: 7AM - 7PM
Weekend: 10AM - 5PM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Work Hours
Monday to Friday: 7AM - 7PM
Weekend: 10AM - 5PM
搬家行业门槛低,所以从事搬家服务的人员和企业非常的多,搬家收费也是五花八门,导致整个行业非常混乱,上海其实有22家正规搬家公司,收费标准是由上海运管部门和上海搬场行业协会制定的,找到这些搬家公司基本没什么大问题,服务和收费都是统一的,即使出现问题,也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解决,但是上海除了这22家以外还有上千家从事搬家的企业和个人,这些公司大多是在互联网上冒充知名搬家公司做推广,低价引流,上门服务时胡乱加价,上当受骗的客户非常的多,这些企业因为是冒牌的,所以留的信息都是假的,出现问题客户投诉无门!上海正规搬家公司搬一户人家收费正常1500元左右,客户找到冒牌大兴搬家公司往往要付出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搬家费用,搬家过程也是苦不堪言!
上海搬家记住重要一点,人工费按时间收取的都不是正规搬家公司,正规搬家公司收费1车1500元左右,收费详情咨询上海蚂蚁搬场公司4008201116;
疫情期间在家望窗外,错过了一个春天
方形小木屋里,包爸爸给孩子们画画
@raki 31岁 视频从业者
上海欠了一个春天,只能在家里感受。
我住在市中心的一条小巷里,没有楼下叔叔阿姨聊天的吵闹声,隔壁楼的法国人也停止了派对音乐,安静到会被飞进屋里的小蜜蜂吵醒室而困于晨。
我养了一只小松鼠,第一次不请自来的爬上了屋顶,还给了一些坚果,因为它觉得很可爱,好像变成了每天都来看望的邻居(也许过段时间我会带家人一起去) ))。
@Joy 28岁记者
每天宁静的时刻,就是饭后望窗外的延安中路。 黄昏时分,四月的上海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小区里,窗前不断有小朋友互相喊:“作业写完了吗?”、“我在写作业呢!”,生活似乎又变得有点烟熏火燎了。
描绘封城前的沸腾生活
@fwb建筑老师
虽然是世界上四月最美的一天,却恰逢上海百年未有之大事。 在与世隔绝和杂乱之中,试着每天做一张iPad小画,记录焦虑和荒唐,也能唤起美好的回忆,平静心灵。
表弟拿着玩具看着窗外,“我什么时候可以和朋友们去玩啊?” (小米摄)
@小王学习19岁学生
花园将变成一片菜地
金鱼刺身
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春风吹动香椿芽
隔壁的樱花无人欣赏
花瓣飘扬,紧贴纱窗
楼上的狗听到动静了
他吠叫并停止了声音
毛毛老公在楼下向她招手
@毛毛34年一美化小编
我丈夫是一名医护人员,自从三月初疫情爆发以来,他就没有回家过。 我们刚出生的女儿只有 4 个月大,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爸爸了。 我只能在他有空的时候偶尔视频聊天。 起初,宝宝知道是他爸爸,但过了几天,他就不再认识他了。
前几天,老公终于拿到通行证了,可以出院回家换衣服了,但是因为我们楼已经封了,不想增加感染的风险,所以只打了个招呼窗下的我们,已经是下午四点了,阳光很灿烂。 希望疫情快点过去,团圆的日子早点到来。
@Andy 24岁互联网运营
一个发生在2022年上海的爱情故事,一回到上海小区,管理就关门了。 他拖着行李箱进来和我一起隔离。 他已经在一个小房间里待了两个星期。 我们在每一个自闭和无聊的时刻紧紧地拥抱着彼此。
“马上就是我们的四周年纪念日了,还有两分钟就归零了。” 零点我们在沙发上深情拥吻,我推开他问要不要来点面包片,于是两人继续一起吃,在冰箱逐渐装满的那一刻感到真正的幸福。
@qimao 是我30岁的写手
谁能想到,我和老公在家自己种豆芽。
从柜子的一角,我找到了黄豆和绿豆,这些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用清水浸泡一夜,然后盖上毛巾和抹布,每天浇三次水,早上打开,看到绿豆已经发芽了。 那一刻,我很感动,也很欣喜。 又一想,我2022年在上海,怕第二天吃不上饭,就在家种豆芽。 真的很神奇!
@毛,22岁,学生
原本以为稳如磐石的大学校园,竟然破碎了。 作为首批转移的密切接触者,他们来到浙江金华的酒店进行隔离。 临走前,我看了看宿舍里的植物。 多肉酢浆草可以煮,但金鱼草三四天不浇水就会旱死。 我舍不得,就带着它去了。
到了隔离点,一开始我很着急,紧张得肚子疼,睡不着觉。
因为三餐都是白米饭,身体受不了。 我学会了用水壶和白米饭煮粥。 我先把水烧开,然后把米放进去五分钟,然后继续烧水。 过了一会儿,就没事了。 当我吃到自己煮的热粥的那一刻,我感到很幸福。
每天看着窗台上晒太阳的三色紫罗兰,偶尔望着蓝天白云发呆,度过一个下午。 再难,也要有能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lynn 28 一个艺术频道
4月7日,眼看着粮食库存越来越少,整天愁菜怎么买。
晚上联系了西安老家的亲戚,北京的好朋友,巴黎的表妹,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网友,美国湾区的女码农,在读的学妹在京都。
在三大洲五个国家的七个城市建立了国际团队,4月8日一早帮我去软件抢吃,早上6:00和8:30抢了两轮。 海外各方有时差优势,但这场国际合作却以“全军覆没”告终。
后来京都的一个女学生告诉我,她回来睡觉的时候,梦见自己抢我吃的成功,买了500多件东西,运费400多。
@Sylvia 32岁 媒体人
回家之前,我买了四个绿球。 本以为又甜又腻,不可能全部吃完,不过足不出户也很适合。 清明那天,只剩下一个青团,和家人一起分享。 幸运的是,我收到了今年的明前新茶,与青团恰到好处。 一口茶水吞下,浓郁清新的空气充盈鼻孔。 2022年春天我也去过山里。
@hh 28岁的剧作家
吃完饭,刷手机上海搬家服务热线电话是多少,朋友圈看到一封求助信。 是8名安徽农民工送来的。 他们被困在租来的房子里,没有食物,还有人生病了。 这些关键词让我觉得情况紧急。 我看了看日期,最近是 4 月 9 日。 我立即打电话给信上的联系人。
从电话里得知,居委会回复他们说可以自己解决。 他们用了抢菜软件,但是一个菜都没抢到,目前已经断粮了。
感谢信和感谢信
我马上联系了我小区的物业经理,因为他有买菜的渠道,没想到他也是安徽人。 他很兴奋。 他们都是在上海工作的安徽人。 他们处境不同,必须提供帮助。
物业组长找车手和菜一直到深夜,次日把菜、油、米送来。 与此同时,网上发酵了几个小时的信息,引起了居委会的重视,并给他们送来了一些物资。
@yonita 27 图书编辑
好像你把香蕉挂起来,它会认为它还在树上,慢慢变质。
@阿团网
我在抖音上看到,湖北荆州向上海捐赠鱼饼、公安牛肉、小龙虾。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搞到这些物资,但是对于口味重的我来说,实在是太贪心了。
我发表评论询问如何吃鱼饼。 网友们很细心的告诉我做菜的步骤,还私信我,问上海能不能收快递,可以私信给我。 最后他们同意等疫情结束请我吃鱼。 蛋糕。
一个互不相干的陌生人在网络上温暖了一个被疫情困住的人。 可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想给别人撑伞吧。
深夜,志愿者仍在为居民运送物资
@元旦姑娘33岁
我们社区有近千户人家,一群陌生人,也组建了一些临时群。 群主无私带头联系供应商、物流,把食物送到我们这里。
有相互信任,有责任感,更有感触。 我在群里说没有大蒜了。 已经是半夜了。 第二天门铃响了,邻居说大蒜送到楼下了。 荤素搭配,水果,送他们。
小区里,老人背着物资回家(小米摄)
@Priscilla 26 岁编辑
楼里住的大多是不太会用手机的老人,信息闭塞。 每次下楼做核酸,都成了他们难得的获取信息的时间。 爷爷奶奶隔着2米的距离,用我听不懂的上海话激烈地讨论着什么,很日常,很熟悉……
老人不好意思向年轻人要饭吃。 今天给老楼长送了一包菜。 他推脱说家里有,我就硬塞给他,“我吃的太多了。” 他的眼眶顿时湿润了:“都是你说的,谢谢你!” 后来二楼的小伙子告诉我,两位老人只剩一个土豆了。
因为“陌生人”的帮助,猫猫难得的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猫猫25年新媒体编辑
前几天,在一个团购群里认识了一个妹子。 她是云南人,是我的隔壁邻居。
我们已经在社区关闭了 20 多天。 因为我基本不会做饭,只会一点点做饭,大部分时间一天只吃一顿饭。 后来云南姑娘主动说要给我做饭。 偶尔我会带一些食材给她。 她的厨艺真的很好。 这次疫情期间,我不仅每天吃饱喝足,还品尝了各式各样的菜肴。
有一天我忙着做饭,她来我家给我煎饺子。 我当时真的很感动。 在此之前我们根本不认识对方。 她很有趣,也很有爱心。 在上海独居的日子里,我多了一个朋友。
“邻居自发给老公做了生日蛋糕,群里还有人说晚上会在阳台上给我们唱生日歌,还用手电筒点亮,很感动……”(图by 包子)
@7月28岁的总助
隔壁小姐姐给最近睡了一个月的地产小哥做了长寿面,祝他今天生日快乐; 街边送来的柴鸡,比自己买的还香,不知道是哪来的同胞捐的,很感动。
渴望走出门外又胆怯,所以对此时此刻站在门外的人,我越来越敬重,祈求能给他们最大的平安。
大家拿葱煮熟了,会在群里发照片表示感谢
@文斌 41岁 汽车公司员工
有人在院子里种了大葱,想着大家应该都缺,就铲了一个盆放在家门口,让所有的邻居都去捡。 每天,大家自觉地维护着这一盆大葱。 有人给它们浇水,有人不停地提醒大家不要连根拔起,有人用大葱做饭,在群里发接龙……这一盆大葱,就是我们的温暖和桥梁。
@Jenny 31 营销
4月10日晚上,我们大楼放映了一场露天电影。 怕影响其他老人休息,我们选择了没有台词的《猫和老鼠》,用超高清投影仪投射到对面楼的墙上。
我们楼里做饭、吃饭、看电视的,都到阳台、窗边静静地看。 一个可爱而治愈的氛围! 外面的世界是神奇的,但我们的社区这个夜晚是丰富多彩的! 这次上海疫情负能量太多,幸好有一群可爱的楼邻居和超有责任心的志愿者关心大家。
社区志愿者
@米子46岁投资人
上海人在一轮轮疫情中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 看到大白人忙碌,往往是一句谢谢,或者是一脸感激。
可昨天,整个小区的居民,都被大白给淹没了! 第一次做核酸,看到大白背面的单位:无锡市人民医院。 白天做的时候,看到了这条线,这是兄弟省的援外医疗队。
夜深了,小区里有人说医疗队还没走,太辛苦了,我们去阳台表达一下感谢吧! 结果听到很多回应,立马就听到阳台传来“谢谢无锡医疗队”的声音。
一种声音,两种声音,一种声音……一个接一个,每个人不可能千篇一律,但都有一种感激的心情。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晚的哭声。
方舱日常
@小怡学习22岁前台
4月5日,我接到了诊断电话正规上海搬家公司排行榜,我的手都在颤抖。 我怕传染给父母,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偶尔出门戴上口罩。 有一天我爸说:“你要是在家戴口罩,你就不会把我们两个当成自己的父母了!” 怕留下病菌,赶紧回房间,好久才回过神来。
第二天十一点接到电话,让我一个小时后去小木屋。 从小到大,我住在家里,从来没有一个人住过。 到了方舱,心里很想家。 一个人的寂寞感觉要疯了,不想看很多电视剧。 其实肉体上的折磨一两天就会过去,心理上的折磨才是这个病毒最可怕的地方。
@一七25岁记者
4 月 6 日,我的合租室友确诊。 作为密切接触者,我们在家中被密封在一起。
我和室友商量,把确诊的消息发给了楼群,心里忐忑不安。 没想到,收到的都是这样的回复:“祝你早日康复”、“不要有心理负担”、“连花清瘟胶囊速服、多喝水、多睡觉”、“一定要保证蛋白质摄入量。进来“…
小区的团购群里,别的楼都在问我们楼哪户确诊了,但是邻居很和蔼,没有透露我们的信息,还安慰别的楼,可能是怕大家说什么“说者无意听者有意”组。
当我的老板、同事、朋友得知我的室友呈阳性后,给予了我很多的安慰和帮助,告诉我要保持稳定的心态和愉快的心情。 我有个同事,平时就是我们的笑话库。 为了逗我开心,这两天她在群里发了很多搞笑的短视频。 今天早上翻开工作计划,发现同事一栏里写着一个项目——为一期精选10个搞笑视频。 哈哈哈哈,不好意思,写到这里我笑出声来了。
最后一刻:好消息。 在我编码的那天,一位确诊的邻居转为阴性。 我祝愿他和我的室友早日康复。
黄昏的方仓
@Kimberly 26岁记者
当我们第一次住在庇护所时,那里到处都是灰尘和建筑垃圾。 大家自发地拿水洗地、打扫卫生间、捡垃圾。 公厕没有热水,同层的两个哥哥自己动手,接水管、热水器、装玻璃、修地板。 他们堪称“大国工匠”! 有朋友说:“正阳栽树,背阳乘凉”。
当下太残酷,但每个人自救、互相帮助的能力依然令人感动。 我们楼里建了一个微信群,原名“方舱求生”。 大家都说太消极了,我们改成了“喜洋洋”。 这几天一直是晴天,“高桥山庄”的夕阳依旧美丽。
每个人在机舱内挂衣服的方式
方形小木屋最壮观的地方在于,每次送饭,只要说一句“楼上楼下,下来吃饭”,就能听到隆隆的脚步声和地板轻微的晃动声,大家都来了外出领餐,就像非洲大草原上的一群羚羊扬起一团尘土迁徙似的。 给上海的朋友发了一些盒饭的照片,被调侃说吃饭总比在家隔离好。 确实,至少有肉,而且吃起来像高中食堂。
也算是坐在了历史的第一排,亲身体验了一番。
“我也很累,脱掉防护服后,我也是一个普通人,但他们叫我大白。” 阿丹 (Support Shelter 护士)
@王格子28岁的市场
三月底,我报名成为了社区志愿者。 小区里有一位年近九十的老奶奶。 她的女儿得了癌症。 几天前上海搬场找哪个公司比较好一点的工作,主治医师打电话说要见她最后一面了。 奶奶做了核酸检测,在住院部停了一次。 上楼后上海搬场找哪个公司比较好一点的工作,护士长不让她进门,主治医师跟上级开会后,终于同意再见她。
奶奶克服重重困难来看望女儿。 真的很痛苦。 女儿去世了,女儿的儿子被关在浦东的大学里,不能离开学校。 这段话我真的哭了。
@魔都笑笑生28岁公司员工
3 月 16 日是我右肩肩袖撕裂手术后的第四周。 这一天,我们的社区进入了封锁状态。 3 月 30 日是我与外科医生预约复诊的日子。 接到医院停工信息后,浦东其他医院也相继停业。
因为右臂一直抬不起来,不能洗头,不能做饭……蔬菜水果也成了稀缺资源……只想洗个头,吃个饭不是方便食品的好饭菜。
在邻居的帮助下吃的饭
4月5日,突然听到有人敲门。 这是我被禁言后第一次听到有人敲门。 我这才知道敲隔壁门的是楼下80岁的阿姨。 阿姨看着我,寒暄了几句。 剩下几句话。 下午,又听到敲门声,是楼下阿姨端着一大碗红枣莲子小米粥。 她说,小丫头,你手不方便,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来找我。
4月7日晚上,邻居家的姐姐来我家,给我洗了头,切了一个大土豆,还送来了物资。 分成几块装进保鲜袋里…… 托他们的福,这一个月我吃了好久的土豆炖肉。 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会有陌生邻居帮忙。
这时候最难的是,我联系了不下十个渠道寻求帮助,医生始终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我无法联系可以治疗我的医生。 关节镜手术后如果不及时观察,开始康复训练,关节就会粘连,心里总是很担心。 和。
@Pz 26岁新媒体工作者
小区里有一只大狗,大家都很喜欢。 疫情前,它经常被主人带在身边。 它有一身雪白的毛,有我的腰那么高。 它很帅。 封城期间,大狗每天呆在狭小的房间里,心情低落,主人到小区求助。 这几天,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下到窗台上一看,竟然发现大白牵着一条大狗在散步。 狗很乖,走得很慢。
小区的马路上空荡荡的,只有一个人和一条狗并排走着。
疫情期间的产科病房
@范范38岁的妈妈
孕39周,疫情已经密集爆发,局势一天比一天不稳定。 被告知进产房需要三天一次的核酸证明。 预产期第40周那天,医生反复确认我是在没有护士的情况下住进了普通病房分娩。 , 只允许一名家庭成员陪伴分娩。
婴儿于 3 月 24 日出生,五天后出院。 路上空无一人,空荡荡的高架路仿佛一座鬼城。
出院当天,市面上很多奶粉断货,母婴店纷纷关门。 老公和妈妈着急,四处打听,在封城前抢了一盒奶粉,一盒纸尿裤,就这样熬了一个半月,心里踏实。 现在想起来,我感到后怕。
我今年38岁,属于高龄产妇。 这个孩子的到来对我们家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虽然目前因为疫情封城,一切都很紧张,但一家人还是可以天天在一起。 爸爸妈妈每天都能看到孙子孙女,心里有一种由衷的幸福感。
@通哥36岁国企员工
我们社区进行了第九次核酸检测后,3月30日接到疾控电话,通知家人核酸检测异常。 这一通电话,犹如晴天霹雳。 要知道,我家有个孕妇,已经怀孕 37 周了。 经过复查,婆婆核酸呈阳性,我们都是密切接触者。
我们在家里仔细消毒和通风,幸好没有感染。
2日,婆婆被送往方舱医院。 4月5日,老婆开始宫缩,有临盆的预感。 我们在晚上10:00拨通了120,等了大概一个半小时,救护车终于来了,把我们送到了医院。 密切接触者定点医院——第八人民医院。
产房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 过程中,医生坐在她身边,教她放松的方法,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 4月6日上午,女儿顺产。 我们是新父母,宝宝一直在哭。 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请月嫂,也不能去月子中心,到处问人怎么换尿布,怎么洗澡。
经历了很多辛酸不容易,但回想起来还是幸运的。 宝宝此时只想过来,看看这个世界。
@刘悦来51岁景观设计师
2020年疫情期间,我们首次发起播种行动“邻里守望互助公益计划”,倡导大家无接触分享种子,在家门口或小阳台种苗,种植一片大自然。 近两年来,打卡分享自家小花园的社区不断壮大。
70多岁的尤奶奶这两天特地在自家楼道送了她一个“共享花园”,都是用剩下的菜头长出来的,开花了。
她说:“以前在自家厨房的窗台上种花草,今年做核酸的时候把花草拿下来,放在楼梯的北平台上,让更多人看他们在一起,'蔬菜开得真漂亮'。”
社区花园
在过去的5年里,我和我的团队指导和帮助居民自己改造“家门口的一片自然”,制作了700多个微型花园。 我和妻子打理的社区花园是我们每次下楼去 Nucleic Acid 时都会看到的地方。 现在二月兰花开依旧,彩蝶飞舞。
通过观察自然、记录和分享,我们的身体没有接触,我们的心仍然在一起。 这次疫情真的加深了我们对邻里的感情。
@谭志鹏/罗董诗是一位30出头的艺术家
上海封城期间,似乎大部分时间都是晴天。
不同于封城后的对比; 我们身处人烟稀少的奉贤区海湾,除了禁足,周边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 工作室里难得有这么大一块草坪,最开心的应该是家里的狗,傍晚的时候它在草地上狂奔,不掩饰的笑容在空气中一抹污迹。 那天我们互相追逐,像孩子一样追逐打斗。 我把狗扔在地上货拉拉搬家贵不贵,像捉弄人一样揉它的皮毛。
夕阳下,所有的鸟鸣虫鸣,所有的风吹草动,流行病的无奈,都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
刘毅疫情期间的画
@刘怡41岁的艺术家
4月3日,站在阳台上,突然听到鸟叫声,很清脆。 平时外面总有吵闹声,现在我们停了下来,自然的声音格外清晰,真的让我很感动,于是拿出手机录了下来。 后来在朋友圈看到几个朋友因为疫情精神状态不好,就把录音发给他们。 没想到他们的反馈特别好。 我把它传给了很多朋友,就像礼物一样。
其中一位接受者是一名大学生。 他寄给我一首在他宿舍录的鸟歌。 这是不同的,但也很愉快。 我就想,干脆发起一个活动,叫“鸟鸣电台”,让大家把疫情期间在家听到的鸟鸣记录下来。 其实,这种美好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只是常常被忙碌的我们所忽视。
上海蚂蚁搬场运输有限公司04年成立,牌子老,服务好,收费合理,是您搬家不错的选择!